免气腹装置应用于腹部外科微创手术已有30余年历史,其设计初衷是保护高危人群免于CO₂人工气腹造成的副损伤。胃癌微创手术领域也有国内外同行在不断尝试免气腹手术,但鲜有推广应用的报道。本文系统性回顾了免气腹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同时也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370例免气腹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的相关经验,围绕免气腹手术的优势和技术可行性,探讨该技术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阐述其临床价值和意义。
查看最新期刊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分期晚、术后复发转移率高等特点。尽管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创新,但其5年生存率仍不足10%。2024年,胰腺癌治疗领域在化疗优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肿瘤电场疗法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系统总结2024年胰腺癌系统治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查看最新期刊全球胃癌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中国仍面临较高的发病和死亡负担,迫切需要优化早期筛查和综合防控策略。基于血管导向的膜解剖层面的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术中出血和副损伤,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手术过程中存在诸多盲点需要克服,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治愈率。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血管导向的膜解剖层面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要点与盲点,强调了精确识别和切开膜桥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手术盲点的多种策略,旨在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操作指导,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查看最新期刊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总编辑:杨晋
主编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名誉主编:詹文华
主编:何裕隆
编辑部主任:蔡世荣 李文喆
编辑部地址:广州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740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9301/R
出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消化肿瘤杂志
2025年第17卷第1期 目录
作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病学专业委员会
摘要: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腹腔镜经腹膈肌入路(LTP)逐渐在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中应用。该技术兼具经胸和经腹的优势,实现胸腔和腹腔联合操作,能达到淋巴结的彻底清扫和安全的食管切缘以及可靠的消化道重建,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LTP手术尚无统一的操作标准,从而影响了该技术的规范化实施和进一步推广。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胃肠外科和胸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经过反复讨论,制定了LTP手术操作标准,从手术路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操作流程(包括麻醉、患者体位、术者站位、腹部操作孔布局、胸腔操作孔布局、“五步法”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和消化道重建)以及特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为临床医生开展LTP的Siewert Ⅱ型AEG根治术提供参考。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等
摘要:经自然腔道取标本之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术(NOSES-PPS)是一种在传统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基础上,借助特制透明螺纹扩肛器及其配套设备,在直视下经肛完成肿瘤下缘精确定位和切除,并通过精准管型吻合器结合手工进行消化道重建,从而实现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的新型手术技术。目前,NOSES-PPS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广泛开展,累计完成超500例,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并获得同行认可。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直肠癌保肛手术,NOSES-PPS的具体操作细节,尚缺乏权威的临床实践指导意见。由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NOSES研究协作组共同组织牵头,集合国内数十家大型医疗中心的结直肠肿瘤相关领域专家,经过多次函询和线下讨论会,最终制定了本操作标准,并对NOSES-PPS的定义、器械平台要求、适应证、操作要领、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助于推进NOSES-PPS在临床中的规范化开展。
作者:汪亦民, 薛英威
摘要:免气腹装置应用于腹部外科微创手术已有30余年历史,其设计初衷是保护高危人群免于CO₂人工气腹造成的副损伤。胃癌微创手术领域也有国内外同行在不断尝试免气腹手术,但鲜有推广应用的报道。本文系统性回顾了免气腹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同时也结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370例免气腹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的相关经验,围绕免气腹手术的优势和技术可行性,探讨该技术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阐述其临床价值和意义。
作者:陈健聪, 赖佳明
摘要:胰腺癌是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分期晚、术后复发转移率高等特点。尽管近年来治疗手段不断创新,但其5年生存率仍不足10%。2024年,胰腺癌治疗领域在化疗优化、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肿瘤电场疗法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系统总结2024年胰腺癌系统治疗的重要研究成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浩,刘沛华,张泉涌,叶再生,厉周,韩帅
摘要:全球胃癌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中国仍面临较高的发病和死亡负担,迫切需要优化早期筛查和综合防控策略。基于血管导向的膜解剖层面的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术中出血和副损伤,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然而,手术过程中存在诸多盲点需要克服,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治愈率。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血管导向的膜解剖层面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要点与盲点,强调了精确识别和切开膜桥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手术盲点的多种策略,旨在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操作指导,从而提高手术治愈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白飞,王伟,李胜
摘要:胃癌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五,死亡率位居第三。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前的标准治疗手段,它可以使肿瘤缩退,提高R0切除率,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临床上我们时常会遇到胃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部分病例获得临床或病理完全缓解。这时我们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这些病例是否可以缩小手术范围,甚至选择等待观察的策略?特别是当患者对保留器官要求很高的时候,外科医生是否可以去尝试?目前这些问题都是很值得探究的,也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就上述临床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将为未来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胃癌患者在确保肿瘤学疗效的前提下,是否缩小手术范围或等待观察提供思路,期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