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外科缝线的安全使用
● 讲者简介
戴伟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胃肠外科中心
主要论著:
▪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发表SCI论著13篇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5项
▪参编专著6本,副主编专著1本
▪主持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基金7项
学术任职 :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结直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肠道保健分会常委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山大学期刊联盟理事
获得荣誉:
2023年获得全国结直肠精英团队技能邀请赛二等奖
● 前言
手术缝合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外科缝线也经历了从天然的羊肠线到合成缝线的演变。在临床实践中,外科医师发现缝线的特性对缝合操作的难易以及伤口愈合的优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理想的缝线应具备抗张强度大、组织拖拽损伤少、不易细菌定植、组织愈合后能被及时吸收等特性。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缝线按吸收类型可分为可吸收缝线和不可吸收缝线,如天然的丝线、合成的聚丙烯线和聚酯线等属于不可吸收线,天然肠线、合成的聚糖乙内酰酯线和聚糖乳酸910线等则为可吸收缝线;按结构可分为单丝、复丝、加捻、编织、倒刺线等。每种缝线的张力、吸收时间等均不尽相同,外科医师需熟悉各类缝线的性质,根据具体缝合组织的情况和缝合需求,合理选择缝线材料及型号。另外,为确保手术缝合的顺利进行,医护也要提前做好缝合相关准备工作,掌握常见手术场景下的缝线使用,加强术中的操作配合。
本期【医道漫漫】将从组织愈合的基本原理、影响愈合的因素和防治、合理选择缝线、临床应用技巧和体会等方面,阐述外科缝线的使用心得,以提升手术团队在缝合操作中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 课件详情
下一篇:暂无下一篇
关注我们